作者:硅基生命的创作
题图:硅基生命的创作微信公众号
在低频量化投资中,大家熟悉的因子多数偏向收益提升维度:动量、估值、成长、财务质量等。相比之下,波动率与风险类因子常常被视为“风控工具”,用来回避回撤或降低组合波动。
但实际上,它们也可以成为选股因子、择时因子甚至收益驱动因子。
本文将系统拆解波动率、β、最大回撤、夏普率、偏度等典型风险类因子在低频策略中的角色、构建方式与使用边界。
因此,风险因子不仅是“保命工具”,更是稳健收益系统中的“防火墙 + 智能避震器”。
 vol_20 = df['close'].pct_change().rolling(20).std() * np.sqrt(252)应用场景:
from statsmodels.apiimport OLS, add_constantbeta = OLS(stock_return, add_constant(index_return)).fit().params[1]
应用方式:
 rolling_max = df['close'].rolling(60).max()drawdown = df['close'] / rolling_max - 1max_drawdown = drawdown.rolling(60).min()策略用途:
建议使用方式:
用于特殊风控:
低波+稳定盈利 组合构建
筛选条件:- 历史波动率排名后30%(低波)- ROE、净利润连续三季改善- 剔除最大回撤>30%个股
风险加权分层策略
与动量因子组合构建“动量-风险”双因子策略
策略逻辑:- 近60日动量排名Top 30%- 历史波动率位于后50%- 夏普率估算值前20%
实测结果表明,这类策略相比纯动量组合,波动更低、夏普更高、资金更友好。
风险因子不仅用于选股,也用于跨资产配置与组合构建:
| 层级 | 用法 | 
|---|---|
| 个股筛选 | 剔除极高波动或尾部风险显著股票 | 
| 行业配置 | 行业ETF波动率趋势变化判断轮动窗口 | 
| 资产配置 | 股票、债券、商品的动态波动率 → 权重调整 | 
| 宏观风格判断 | 市场整体β变动 → 风格切换、久期调整 | 
| 误区 | 正确理解方式 | 
|---|---|
| 所有高波动股票都应规避 | 高波动≠风险大,如题材股启动期常伴高波动性 | 
| 低β更安全 | 低β策略在牛市中可能严重落后 | 
| 最大回撤不能超20% | 要结合行业、事件背景,防止误杀估值修复机会股 | 
| 风险因子只能控制不能选股 | 高夏普、低波策略本身就具有 alpha 来源 | 
在低频量化策略中,风险因子是:
它们从来不是“怕风险”,而是识别、测量并利用风险结构,最终构建一个收益更稳定、风险更可控的策略系统。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