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最新发声:A股收官阶段的情绪面大概率不具备进攻性,明年布局最看好四个领域,黄金仍是最好的定投资产……

ETF不打烊
3711-14 13:23

作者:ETF不打烊

题图:ETF不打烊 微信公众号


昨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在新浪财经微博上做了一场直播对话,时间不到一小时,但一如既往的风格:言语坚定,敢下判断。

说到美国经济,他讲到美国经济因为空心化、供应链高成本问题全面押注AI,但带来的矛盾点越来越激化。

尤其是在 AI 泡沫争议下,美股代表的美元资产潜在高波动风险越来越大。多次高波动累积后,诱发大规模风险释放的可能性,目前来看也在明显上升。“这大概是美股当下的整体情况。”

谈到年底前的A股,刘煜辉直言大概率是“时间换空间”,具体表现为震荡缩量股指回撤幅度不会太大,大概两三百点,但成交量会明显萎缩。

在他的“东升西落”缠斗局的大框架中,黄金是 G2 长期历史性竞争时代剧本下,最好的定投资产。“只要有闲钱,持续定投即可,无需过度纠结入场价格。”

而若对应“东升西落”的缠斗局,且看好“新王替代旧王”的剧本,那么最具红利、收益最丰厚的资产,必然是东方大国的核心权益资产

最后他给明年最看好的领域“圈了红圈圈”,包括国产半导体;储能 + 新能源;循环经济;材料工业

在做ETF投资的你我,可以重点关注学习下。

ETF不打烊(zishicom)整理出有收获的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

1、美股当前潜在的高波动压力是比较明确的,这一点从加密货币这个风向标就能看出来。近期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走势都非常弱。

2、不过,政府停摆迟早会过去,届时财政开支逐步恢复,短期流动性压力也会缓释。

3、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股及美元资产高波动背后隐藏的长期矛盾:产业趋势层面的冲突正越来越尖锐,部分矛盾点不断累积,甚至临近临界状态,主要有三个方向。

4、第一个矛盾,源于美国的产业策略。当前美国及西方大国的策略很明确,就是All in AI。

5、若不押注 AI,美国经济的空心化、供应链高成本问题,在 G2 竞争中很容易导致崩溃。所以美国选择All in AI 本身没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一策略处于 G2 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美国要倾全力遏制中国的 AI 能力,推动与中国 AI 链 “脱钩”,这就导致美国的 AI 繁荣只能依赖内循环实现。

6、我们看到,今年 6 月后,美国几大高科技巨头形成了 “无限量订单” 模式:A 买 B 的货,B 买 C 的货,C 再反过来投资 A 的股权,形成闭环,相当于内部打造了一个 “风火轮”,通过内循环维持美国本地的 AI 繁荣和巨额 AI 资本开支浪潮。

7、但这个 “风火轮”(无限流订单结构)本身存在潜在脆弱性:一方面,几大科技巨头不仅订单交叉,背后的金融结构(即债务结构)也出现交叉;另一方面,很多巨头开始频繁、高比例使用 SPV(特殊目的机构)债务结构——这正是2008 年金融危机中出现过的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资本市场对这种结构的担忧会越来越明显。

8、第二个矛盾,是算力供应端与美国老化能源物理结构的冲突,通俗讲就是缺电。微软 CEO (纳德拉)近期透露,目前不缺高端芯片,很多高端芯片正躺在仓库 “吃灰”,核心原因是缺电。

9、从数据看,中国一年电力供给达 10 万亿千瓦时,约为美国的 2.5 倍(美国仅 4 万亿千瓦时),且中国能源产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每年新增电力约 400 吉瓦,而美国每年新增量仅为中国的1/10,即 40 多吉瓦。但美国 AI 投资浪潮,仅这一块就要消耗掉每年电力新增量的 40%-50%,缺电问题突出。

10、更关键的是,美国电力基础设施老化,高效传输机制跟不上:比如美国中西部(如德州)电能充沛,但无法传输到东西部算力需求集中的区域。

11、第三个矛盾,来自宏观层面。AI 智能的快速发展,正系统性替代人工:今年不仅科技巨头,美国各类经济巨头都明显进入裁员潮。

而巨头间残酷的商业竞争,会给经济带来系统性通缩效应,人工被替代导致大面积失业,进一步放大社会 K 型结构。最终反映在微观层面:巨头收入端的通缩效应,越来越难以覆盖急剧上升的成本,形成 “不裁员就不赚钱” 的恶性负反馈循环。

12、一边是折旧成本激增,一边是收入端通缩,两者间 “成本无法被覆盖” 的矛盾若持续累积、暴露,传导到资本市场,一旦达到临界点,就可能诱发高频次的高波动,以此释放风险。

13、而且当前全球资本结构中,“All in AI” 的布局非常拥挤,一旦进入抛售的负反馈状态,很容易放大风险、形成传染,最终演变成流动性冲击。

14、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前说,在 AI 泡沫争议下,美股代表的美元资产潜在高波动风险越来越大。多次高波动累积后,诱发大规模风险释放的可能性,目前来看也在明显上升。这大概是美股当下的整体情况。

15、今年 A 股整体应该算是大丰收的一年,目前距离收官不到两个月,从市场共识来看,收官阶段的情绪面大概率不具备进攻性

16、收官阶段更可能是休整状态,区别只在于以哪种剧本呈现,无非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 “时间换空间”。这种剧本的概率目前来看更大,具体表现为震荡缩量股指回撤幅度不会太大,大概两三百点,但成交量会明显萎缩;第二种是 “空间换时间”。如果调整时间要短,就需要在空间上打出深度、释放风险,但这种剧本发生的概率不高。

17、关于黄金,我之前反复提到过:黄金是 G2长期历史性竞争时代剧本下,最好的定投资产。只要有闲钱,持续定投即可,无需过度纠结入场价格。

18、从长期趋势看,中美激烈博弈的“缠斗局”可能长达 10-20 年,短期内很难分出胜负。在这种背景下,黄金的上涨空间和持续时间,可能远超过去半个世纪(自 70 年代黄金以美元计价、成为可交易资产以来)所经历的两次大牛市,其波幅会超出预期。

19、若对应“东升西落”的缠斗局,且看好“新王替代旧王”的剧本,那么最具红利、收益最丰厚的资产,必然是东方大国的核心权益资产。

20、回到明年春季情绪窗口的布局,也需放在“新老王朝更替”的剧本下考量:新老大国竞争最集中的领域,无非两大方向:能源体系与科技体系,这是一个王朝的两大奠基石。

21、先看能源体系:西方大国的美元王朝,以石油、化石能源为核心基石;而东方大国要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必然要与化石能源体系形成差异化,依托自身工业统治力,打造“绿色能源 + 循环经济”的生态。

22、再看科技体系:我们必须建立完全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独立于西方的科技体系,其核心是半导体全产业链。只有掌握完整的供应链,才能支撑科技体系的自主安全。

23、具象到明年的布局方向,我最看好四个领域:

第一,国产半导体。必须构建“无死角、不被西方拿捏”的封闭产业链(即“金刚罩”式体系),实现全环节自主可控,这是科技体系的核心。

第二,储能 + 新能源。这是依托中国工业统治力建立的优势领域,要巩固并占领全球制高点,是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

第三,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绿色能源形成互补,完善东方大国的能源生态。

第四,材料工业。材料是现代经济体系的“短板”(木桶理论中决定盛水量的关键),当前中国在智能、能源、生命三大领域的关键材料上已取得长足进步,工业统治力持续增强,很多基础材料实现突破并快速完成工程化验证,比如稀土产业链、液态金属、MOFs,以及钍基熔岩反应堆。这些材料领域的突破,未来在股市中大概率会诞生 10 倍、几十倍的大牛股,蕴含巨大的市场溢价机会。

24、通读十五五规划公报,给我最直观的冲击是“进攻” 二字。这种进攻性从文件用词中能清晰感知,比如提出 “中国现代化全面发力时期”,“全面发力” 正是冲击最后 500 米的冲刺状态;还强调 “必胜信心”“积极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处处体现主动性。

25、具象到十五五的突破方向,仍围绕 G2 博弈背景,聚焦三大核心:

第一,构建中国自主的能源体系。作为未来全球新秩序的主导者,必须建立 “绿色能源 + 循环经济” 生态,替代西方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体系。

第二,打造独立可控的科技体系。核心是半导体(IC)全产业链闭环,构建 “金刚罩” 式体系 —— 不依赖外部、无短板漏洞,尤其要实现 AI相关产业链的自主完成。

第三,掌握 “杀手锏” 级材料工业。最典型的例子是稀土产业链:当前全球高科技产业(军工、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看似“高楼大厦”,但其基座依赖中国稀土冶炼这根 “纤细木棍”。稀土产业链产值仅 100 多亿美元,却支撑着美国几十万亿美元的科创资本市值,形成 “极限非对称结构”。

26、大宗商品领域,核心要看与未来能源体系、AI科技体系绑定的产业链。这类资源必然会走长期大趋势,就像稀土一样。目前稀土的趋势性已经非常明确,而所有和未来能源体系(如绿色能源、循环经济)、AI 科技体系深度绑定的资源方向,未来大概率会迎来一轮大牛市。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本篇来自以下专栏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