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嘟嘟的投研CheatSheet,好投学堂专栏作家
题图:嘟嘟的投研CheatSheet微信公众号
今天我们来八卦看看各式管理人究竟有多少种不当牟利的手段(特指获得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以外的不当收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Case I:FOF管理人
一是给产品保成立/保规模。今年新规要求私募产品成立最低规模不低于1000万,过桥资金需求大幅增加,年化收益不乏能给到15%+。类似还有给公募保壳、保成立、冲规模等,对价千几到万几,取决于时点和策略等。
二是拿底层管理人返佣。底层管理人将管理费、业绩报酬等,返一部分给FOF管理人。
三是将高频额度据为己有。部分底层管理人将高频和日常策略按比例搭售,比如指增跟高频按10:1搭售,有些FOF用产品资金申购指增,同时用自有资金申购高频。
Case II:债券管理人
一是参与债券发行过程中吃回扣。债券一级发行过程中,不少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为确保顺利发行,会体外给参与发行的管理人支付体外贴息。
二是接盘弱资质债券,吃回扣。原理与前者类似。
三是用自有资金拿高收益债,并通过质押式回购将风险转移给客户。相当于弱资质高收益债的收益由管理人获取了,但相应风险却转移到了资管产品的持有人手中,如果出现了风险事件,则可能完全由协回产品承担。
Case III:ETF套利管理人
一是获得交易佣金部分的回扣。具体Case V部分展开。
二是将稀缺的融券对价额度据为己有。通常开展ETF套利的管理人都能从公募基金处获得低于市场成本的融券对价。这部分融券做T等于白送钱,但多数ETF管理人不会把相关收益放入套利产品中。
Case IV:主观管理人
一是参与定增过程中吃回扣。原理类似债券一级发行回扣,能给到回扣的定增项目都是比较差的。
二是大宗交易低价转让持仓。变相进行利益输送。
三是操纵市场进行做庄。比如通过场外期权、嵌套、港股通、优先劣后等方式,操纵一些流动性差的股票,获取趋同交易收益。
Case V:高换手管理人
对于一切高换手的策略,管理人天然有动佣金回扣的心思,包括量化股票、量化CTA、T0、ETF套利等。
通过高换手刷出来的高额佣金,不乏有管理人指派关系户到经纪商处任职,直接将佣金转为关系户的奖金收入,又或者是有经纪商帮忙将佣金回扣变现成现金或者是代为管理人支付的各类费用,比如买软件/数据库,甚至是旅游等。
现实中往往乱搞牟利的管理人赚得盆满钵满,老实巴交的却“一贫如洗”,某种程度上也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