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僧的碎碎念
题图:唐僧的碎碎念微信公众号
上半年经济数据最差的时候很多人呼吁政府直接开启“全民发钱”,唐僧写了一篇特别容易挨骂的文章实名反对给“全民发钱”。
先不说在发钱的过程中可能会滋生的各种腐败,导致很多地方到领钱的人自己手里,只剩下了五千块甚至一千块,负责发钱的人拥有了巨大的寻租空间,你可能会看到很多“死人领钱”“虚拟人领钱”的骚操作。我们就假设这些钱顺利的发到了每个人手里,更大的可能性是不是经过了三个月或者半年的资金流转,这些钱又集中到了现在最有钱的那批人手里?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了?逻辑很简单啊,只要发展体系和分配体制不改变,过去一两年资金是怎么流动的,你再来一笔钱,资金还是这么个流动法啊。
原因到今天依然可以再重复一下: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财富的分配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只发钱而不改变分配方式,钱只会按照上一次的方式重新你流动一遍,结果只会加大贫富差距而不会缩小贫富差距。被发钱的人只是在发钱的那一刻短暂的“被增加了”一点财富,三个月半年以后发的钱就按照原有的格局重新汇集到现在的有钱人手里了。
从美国来看,里根时代的全民减税并没有形成“涓滴效应”使得财富的分配更加平均;从个别案例而言,我们看到的无数在美国中了彩票大奖的人也会迅速的花完自己的“意外之财”只有返贫。这些其实在中国的古老智慧里面早有体现,“才不配位”“德不配财”不但留不住这些意外之财,搞不好长期来看还有别的副作用。
用一个更形象的案例来说这个事情:财富或者说是“钱”就像是倒在地里面的水,如果这块“地”已经被铺成了水泥地,并且水泥地里面已经修好了各式各样的水渠,那你不管往这块水泥地里面倒多少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水依然会按照之前的路径流进那些已经有“很多水”的大大小小的水池:地势高的地方是永远留不下来水的。
同样的,在当前政策、产业、群体认知等背景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不试图用解决“长期问题”和“根本问题”的方式,拆掉那些已经“板结”的水泥地板,拆掉那些已经形成的“固化”的沟渠,而是只是一味的给所有人发钱,不会有任何你想要的“良性”的结果。倒水的那一瞬间你似乎看着水泥地到处都湿润了一点,同样的,发钱的那一瞬间你似乎看着每个人都更“有钱”了一些,但是一个月以后呢?三个月以后呢?
拿到钱的那批人固然家里多了一台电视、多了一台手机、多了一台相机,但是这些钱依然会按照原有的路径,汇集到那些生产商、平台商手里面去:如果你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的话,那跟直接给生产商和平台商发钱或者减税有多大区别?有,但是不多,副作用也不小。
那些有点钱就花掉的“月光族”“消费至上主义者”,给他们几千块钱有用么?能让他们不“月光”么?他们花完这笔钱以后呢?
真正能够改变那些“需要钱”的人后半生命运,而不是只改变他们一个星期乃至两三天命运的,应该是改变他们的“认知”,以及给他们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这点靠发个几千几万块钱是解决不了的。
“认知”的改变基本上是最难的,特别是对于三四十岁已经朝上的人来说,过去十几二十年中,他都没有试图去改变自己的“认知”,那人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作为“外力”又怎么可能能够改变他对这个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呢?你真正能够改变“认知”的是那些还在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孩子们,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不是多数人)还在试图努力去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他们才很有可能欠缺的是机会而不是意愿。对于这些“有意愿”而“无机会”的孩子来说,这个时候你给他们额外的资源,是的确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的,这就是在教育上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意义所在。
另外一个需要改变的是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就是每个人突破现有天花板限制,利用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重塑自己社会阶层和地位,同时也给自己周围人带来改变的机会。这一点首先承认很多人是有能力但是缺乏机会的(需要警惕的是也许一百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怀才不遇,但是剩下99个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不公对待的往往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也把自己归类到怀才不遇的那批人里面去),在承认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在不彻底改变原有社会运行逻辑的基础上给这些人以额外尝试的机会?怎样才能在这100个人里面给那1个真正怀才不遇的人以机会而不是跟着那剩下99个人瞎折腾?
答案不是几十年之前那个试图彻底打破现有坛坛罐罐推倒重来的错误答案,唐僧认为真正的答案就藏在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当中:科技创新。
公平从来都应该是效率的副产品,没有效率,何来公平?没有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怎么能够实现当下的一个普通人比200年前的皇帝的生活水平都要高?不把重心放在生产水平的提高上,不先关注于效率的提升而一味的追求公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而不可能是“共同富裕”,而在生产水平提高的这个话题上,我们既不想再提升劳动时间,似乎也很难再提升劳动人口,那唯一剩下的也就只能依靠“科技”和“管理”水平来提升劳动生产率了。
不得顺便不吐槽的是,本来管理学科是一门更加接近于工程的学科,应该是靠流程更有效率的重塑,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生被一批歪嘴和尚念成了只要提升管理,就是拼命“开会”和“加班”,真是让人不得不再说一句教育水平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一个另外更重要的因素“科技”方面,唐僧一直认为科技才是最大的平权。只有科技的发展才能够通过全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不断抬升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水平;只有科技的发展才使得如果一个人拥有过人的天赋和努力,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能够在通过科技加成提升效率,拥有“阶级跃迁”的可能。否则所有人全停留在靠人力、靠劳动时间堆的过去,你就是再有能力又如何?10个普通的工人不比你1个强壮的工人搬砖搬的多?你就是天赋异禀的强壮,能有多大用?你已经不掌握生产资料了,还想靠搬砖搬的快来实现阶级跃迁么?但是回归到智力领域,多少个普通人可以在智力上胜过一个钱学森?恐怕五个师都做不到吧。
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展才能回答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命题:如何在不整个推翻现有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水的流向”?
科技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不断创造新的产业,使得年轻人利用新的知识、新的组织方式在新的产业里面可以通过尽量不通过“以往已经形成的沟渠”而同样可以创造财富。而这些新创造的财富加入社会总财富以后,自然就形成了对“固有阶层”的人财富的稀释,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打破阶层固化”“打开上升空间”的意义。
不信我们回顾一下,2010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大发展,是不是妥妥的创造出了一批“新中产阶级”?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把这批大学毕业生直接丢到钢铁水泥等传统制造业当中去,他们有可能像现在一样创造出如此多的“新的产业”“新的就业”么?
同样的,现在的光伏、新能源、芯片、航空航天、军工、人工智能、先进医疗等领域科技的发展,也一定会在未来突破现有产业的桎梏,创造出新的财富机会和新的阶层跃迁机会。当然,等这些现在看起来还算“科技”的产业成熟以后,他们同样也会变成传统产业,“屠龙少年”也会变成恶龙,也会变成制约那个时候的科技发展的硬壳,那个时候就需要新的年轻人,用新的“科技武器”,去把已经变成“老登”的现在的年轻人赶下舞台而自己走到舞台中间去。
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迭代而生生不息;依靠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科技通胀”而不是“货币通胀”去持续削弱“先富者”的代际传递优势,我认为这才是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方案。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真正追求公平平等的左派而不是“嘴炮左”,你应该优先支持科技发展,因为科技发展才使得公平平等有物质基础,并且有可能能够做到消除物质不对称和精神不对称,实现真正的“平等”。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环保主义者”而不是“嘴炮环保”,你也应该优先支持科技发展,因为只有科技发展才能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单位资源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实现真正的“环境保护”。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女权”而不是“极端女权和嘴炮女权”,你也应该优先支持科技发展,因为只有科技发展,借助科技工具的辅助,才有可能尽量减少男女之间客观、先天存在的生理差异,使得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平权”的竞争。这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医疗科技的进步极大的减少了女性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减少了分娩后的后遗症,算不算对女性生命权的保护和尊重?
如果连真正的“左派”“环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那是不是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比经济更重要。因为科技发展不但可以解决经济问题,同样也可以解决我们一直想要而无法解决的某些社会问题。
只有科技发展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平权。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