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硅基生命的创作
题图:硅基生命的创作微信公众号
在主流量化模型中,动量因子一直是核心选手。而反转因子,尤其是在低频维度上,常常被边缘化,原因如下:
然而,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反转类因子却显示出超额收益能力,尤其是:
超跌后的修复结构估值偏离后的均值回归风格切换触发的板块轮转
reversal_10d = -Return(last_10_trading_days)
reversal_20d = -Return(last_20_trading_days)
风控提示:
valuation_z = (PB - PB_mean) / PB_std
reversion_score = -valuation_z
更进一步:构造“估值变化率”因子,如PB在过去两个季度下降超过15%,意味着估值回落空间大。
组合价格因子与技术指标构造“反转确认”信号:
实战应用:
步骤 | 内容 |
---|---|
1 | 初筛过去20日跌幅Top 30%个股 |
2 | 排除近一季EPS大幅下调公司,保留基本面尚可者 |
3 | 估值PB位于行业中后20%分位,且过去一个月缩量企稳 |
4 | 加入KDJ金叉/RSI反弹/收复短期均线等技术确认信号 |
5 | 构建等权组合,持有周期为5~20个交易日,根据风格信号决定持仓轮动 |
市场结构 | 是否适合反转因子 | 原因说明 |
---|---|---|
单边上行 | 不适合 | 趋势因子主导,低估值或超跌股仍遭抛弃 |
震荡市 | 适合 | 均值回归逻辑显现,结构性轮动更频繁 |
情绪崩溃或恐慌回调 | 非常适合 | 超跌反弹的黄金窗口,反转收益最为突出 |
主线退潮阶段 | 可作为次级节奏工具 | 热门题材轮动结束后,反转因子有阶段性修复机会 |
风控建议:
虽然反转因子在“热门因子榜单”中常被低估,但在合适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合理设计,它们依旧是低频策略中不可忽视的补充:
反转,不是逆势,而是理解“趋势中的拐点”与“共识之后的真相”。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