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债券科普,好投学堂专栏作家-苏江宁
题图:债券科普微信公众号
01
30年美债又5%了
昨晚美国6月CPI公布:
CPI同比2.7%,高于前值0.3pct,核心CPI同比2.9%,高于前值0.1pct。环比分别上升0.3%和0.2%,也都高于前值。
这个数据不算高,按照“新美联储通讯社”的说法,这个通胀水平是低于预期的,“略微偏软”。不过市场显然不觉得这个数据很“软”:
通胀数据出炉后,10年美债利率快速上行了最多时10BP接近4.5%,和当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FTR)基本持平,比去年8月降息前的利率水平还要高,20/30年美债利率双双回到5%以上。
所以说,不用着急“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什么的,真正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再来一次摆在我面前我也还是照样不敢。
02
利率为何如此坚挺?
2000年以来,美联储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降息,前两次分别对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是针对疫情的风险应对。
或许是因为这几次降息对应的风险都比较显性,所以降息节奏都是一步到位的,利率也会随之有快速的下行。包括2019年,刚开始降息的时候美联储还是基于利率正常化的考量进行逐步降息,后来由于疫情的意外爆发,美联储也直接把利率一口气降到0了。
但本轮降息则很不一样,由于美国尚未出现显性的风险事件,美联储的降息依然保持着小步慢走的节奏,逐步试探市场,以期望能在避免二次通胀和衰退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
也正是由于美联储谨慎渐进的动作,国债利率也在4-5%区间的幅度内反复震荡,而没有形成单边下行的趋势。
那么现在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呢?
首先,10债利率当然应该以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FTR)为锚,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从过去25年间两者的关系不难看出,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10债利率其实都是远高于FFTR的,少则几十BP,多则数百BP。
但是本轮降息,刚降100BP就停在4.5%这里了。
要知道,FFTR是个隔夜利率目标,也就是和我们的OMO差不多性质,是个短端利率目标。理论上讲,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中,长端利率还要再高一些。
也就是说,假如FFTR就停在4.5%这里了,那么10债利率还要更高一些才合理,现在4.47%的10年美债利率不但不高,甚至还太低了一些。
03
美债利率何时能降?
现在长期美债利率的定价难度是非常大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万众期待的“美国衰退”事实上还没有来。
2000和2008年两次降息都是伴随着大股灾乃至大衰退的,所以利率下行的逻辑非常通畅;2019年的降息虽然没有前两次那么大的阵仗,但是首先通胀本身就不算太高,峰值也没超过3%,到18年底就已经低于2%的通胀目标水平了。再加上那两年乱七八糟的破事情特别多,先是英国脱欧反复拉扯,然后中美贸易战开启逆全球化,美国18年10月纳指开始快速下跌,至年底触发了“技术性熊市”这个敏感指标,后来又接上疫情,所以整个降息流程也是比较连贯的。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就业一直很好,调查失业率没低于过4.2%;然后通胀又很有韧性,一直没有触及2%目标水平;同时美股又屡创新高,资本市场没有逼迫美联储加速降息的迫切诉求;最后再加上懂王这个终级大变量,对等关税破坏全球产业链流通,抬升贸易成本,大美丽法案扩大财政支出,加剧债务压力。
一方面二次通胀再起几乎板上钉钉,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债务泡沫越吹越大,所以美联储对是否继续降息变得瞻前顾后,美债市场的参与者在失去了“降息通道”这个明确指示后,除了要考虑FFTR“higher for longer”的问题以外,是不是也适当考虑了尼克松冲击重演的风险呢?
过去两年,投资者都显得非常焦虑,怕赶不上“降息通道”下的全球资产大联欢,美股、中债、H股、小微股、黄金、数字货币等所有对流动性敏感的资产都开始积极抢跑。
但是,美联储到底降不降息,真的得再看看。
全球资产极度泡沫化后,本来应该由美联储启动加息缩表,带动财政缩表进而传导至市场整体缩表去杠杆,从而出清泡沫风险。
但是自小布什政府开启QE救亡以来,后续政府都选择了无视联邦债务风险,接力扩表,根本不关心还得起还不起了,只要能拖到下一任接盘就行。懂王现在所做的事情,也不过就是想要通过向各种对内(美联储)对外(贸易伙伴)的施压来熬过任期内的借新还旧,好拍屁股走人。
懂王最终能混过去还是会在任上玩砸,我不好说。但我依然坚持过去的观点,一轮这么高的通胀和加息过后,世界经济绝无可能全员善终收场,必须要有一个主要经济体倒下,其他幸存者才能真正进入复苏周期。
在那之前,一切繁荣,都是泡沫。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