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硅基生命的创作
题图:硅基生命的创作微信公众号
机构因子反映的是主流资金配置行为,背后是公募基金、社保、险资等的持仓选择。它们的信号往往代表中长期趋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因子名 | 描述 |
---|---|
基金持仓占比 | 股票在基金组合中的平均权重 |
季度持仓变化 | 与上季度对比的持仓升/降幅 |
主力资金流入 | 大单/主力净买入金额或占比 |
持仓集中度变化 | 前十大持仓比例变化,反映信心集中度 |
情绪类因子并非衡量价值,而是刻画市场中的“参与热度”,它揭示的是投资者集体行为下的短期异动。
因子名 | 描述 |
---|---|
换手率 | 股票交易活跃度,反映资金博弈热度 |
涨停连板数 | 短期炒作强度指标,情绪高潮信号 |
舆情热度 | 基于社交平台(如雪球、股吧)的关注量 |
板块轮动强度 | 热门题材切换频率,短线方向判断 |
对比维度 | 机构持仓因子 | 情绪类因子 |
---|---|---|
数据频率 | 季度/周为主 | 日度为主,甚至分钟级 |
背后行为 | 基金配置、机构研究 | 投机情绪、非理性交易 |
稳定性 | 高 | 低 |
策略适配 | 趋势择股、行业轮动 | 热点博弈、短期轮动 |
回撤控制 | 风险较低 | 波动较大 |
简言之:
它们本质不同,却又可以融合互补。
举例:
df['score'] = 0.6 * df['inst_holding_rank'] + 0.4* df['topic_sentiment']
适合低频轮动策略,如月度调仓 + 热点轮动。
举例:
当全市场平均换手率 > 90分位,启动仓位控制因子“机构持仓+低情绪”可能是反人性但有效的策略组合
前者偏向“价值中的动量”,后者偏向“动量中的噪音”。
一个优秀的低频模型,应该懂得:
在低频量化策略中,我们更需要“信号稳定、行为可解释、组合稳健”的因子体系。
机构持仓和市场情绪,分别代表了市场的深层驱动与表层波动,融合才是最优解。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