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的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势和股票的相关性很强,某种程度上交易的都是“需求端”预期。我们之所以会关注到期货品种之间的相关性,也是因为一些策略的研发逻辑是需要这种相关性的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截面CTA策略,提到这类策略大家都的感觉大多是:熟悉但是不甚了解。
因为很多管理人在做这类策略而熟悉,但是又对底层逻辑的不甚了解,那么直接的结果就是很难对这类策略管理人形成一个客观完整的认知和评价,所以汇总尽调30问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和调研框架,基本上问题在手,尽调不愁。
数据使用层面:
1,数据来源/清洗/构建流程及方式
2,因子构建的数据颗粒度,回测周期
3,基本面量价数据时,使用的处理方式是转换成同比或环比,基本逻辑说明
策略构建层面:
1,多空是市值还是波动率对等,这样做的原因/考虑
2,各板块内做强弱对冲还是全市场品种筛选做强弱对冲
3,是否会针对市场波动率进行阈值管理
4,全品种建模还是单板块建模的方式
5,构建层面是打分法还是回归方式
6,组合层面的优化方式和目标
7,多因子体系下,因子值叠加、因子排序叠加和信号叠加三种组合方式的使用
8,策略框架层面是对交易品种分组后构建多空组合还是任意两个品种计算相对动量后建立配对
因子使用层面:
1,因子有效性的判定方式,以及调整原则
2,主要因子类型及占比,后续调整目标
3,因子来源及差异性
4,如何检验因子/信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统一参数还是个性参数,参数的调整如何避免过度优化
6,策略参数的优化方式:时间维度,绩效表现参考维度
交易执行层面:
1,单个品种集中度/前五个品种集中度限制
2,持仓数量,低于20个品种如何考虑相关性的统计显著性
3,交易的时间是否有固定时间窗口,还是全天候交易
4,预测/持仓周期在什么范围
5,仓位管理机制
6,成交胜率/盈亏比情况
7,合约的选择,主力/近月/远月
8,单品种止损/止盈机制
9,是否会限制多空方向在同一板块的趋同性
10,细节处理层面,比如回测滑点手续费,算法下单层面
11,净值管理办法,达到最大回撤,以及突破最大回撤的应对方式
12,基本面因子的使用过程中如何处理一些行业或者板块的特性问题,比如农产品特有的季节效应、黑色系产业链内部的高相关性、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国际化属性等
13,头寸在盘中或隔夜往不利方向发生涨跌停板时如何处理,是否会用同板块/跨月对冲方式降低波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明确截面多空策略适应的市场环境,本质上体现在趋势的分散性和品种价格运行的相关性。简单理解就是不同品种相对强弱状态是否具有稳定性,以及品种的趋势延续性,不会突发反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也谈FOF”,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