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何构建穿越周期的投资体系?如何把握不同市场风格下的投资机会?于2025年4月22日上海浦东,好投汇特邀一家专注于研究多层次资产价格规律的管理人——时间序列资产,与投资者交流高波、中波、低波三大类策略。
01.
公司概况
时间序列成立于2020年(管理人编号:P1071639),资产管理规模15亿。团队通过构建包括投资者行为、公司基本面、产业结构、宏观经济等多层级的研究框架,系统性地把握资产价格变化规律,以实现穿越经济周期的投资业绩。
02.
核心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均毕业于中、美名校,精通数理建模,拥有知名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及创业经历。
卢飞飞-合伙人&CEO
王英昊-合伙人&CIO
杜宁-合伙人&技术总监
03.
策略概述
1. 2019年从基于微观数据的选股模型开始,迭代至今已升级为三层级体系:微观量价、公司基本面、(宏观)市场风格,并形成了三条核心产品线:低波-股指套利;中波-多策略市场中性;高波-宏观择时增强。
结合宏观、产业、资金结构的信息和认知,挖掘不同风格股票的宏观驱动因子、收益来源和风险特征,将A 股近 5000只股票分为4种主要风格类型。
大白马:这类公司主要受中国经济和美国美元流动性的影响。作为各行业核心企业,业绩增速与中国经济高度正相关;此外,外资机构在投资 A 股时,通常倾向于购买知名白马股,因此美元的流进流出影响估值。
在过去,大白马板块曾在2021年Q3和2017年Q3达到营收增速和股价的双重顶点,分别对应两轮短周期经济的顶部。从 2022 年初至去年年底,白马股普遍出现约 50% 的跌幅,主要原因是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外资持续流出。自去年"924行情"以来,白马股整体走势持续弱于其他风格板块,叠加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因素,对白马股配置保持谨慎态度。
高息股:研究发现,A股市场股息率前10%的公司投资价值经历了两个转折:
2019年之前,高息股股息率普遍低于十年期国债,投资吸引力有限;19年之后股息率开始持续上升并超越国债,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2023年10月后,化债政策导致城投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市资金开始寻找替代性资产,高息股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表现方面,在2024年上半年A股整体疲软的背景下,高息股凭借其显著的股息优势吸引了大量低风偏配置型资金流入,展现出强劲的抗跌性和配置价值。这一现象凸显了在低利率环境下,高息股作为优质收益资产的市场地位正在持续提升。基于当前债市资产荒及长期利率下行预期,资金将持续从固收类资产向高息股迁移,这一趋势具备长期持续性。
小市值:A股小市值板块,产业边缘地位使其2012-2019年业务增速仅勉强匹配GDP,2019年后没有明显增长,该板块市值波动主要依赖估值变化而非基本面支撑,形成以短线交易为主的投机性市场。
2023年量化资金从大中盘转向小盘股推动估值泡沫,但2024年初受监管收紧和DMA杠杆爆仓冲击出现流动性危机式回撤。该板块长期存在交易性机会,但需警惕其高波动特性。
科技热点:A股科技(或新质生产力)板块呈现不定期炒作特征,其投资逻辑可分为两种形态:在缺乏明确产业趋势时表现为投机资金驱动的概念博弈;而在确立产业趋势之后(如2019-2021年新能源车产业带动相关公司十倍增长)则呈现业绩驱动的强动量行情。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大概率正形成产业趋势。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上游算力具备持续兑现业绩的能力,中游大模型、行业模型、以及数据领域机会有限,下游应用端AI软件公司主要机会在一级市场,老牌软件公司若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反而面临淘汰风险。
2022年以前选股模型以纯阿尔法策略为主,通过严控风格敞口获取超额收益,22年后将A股风格模型细化至四类宏观风格+若干微观风格,围绕不同风格股票的底层逻辑开发、筛选、优化选股因子,并通过适配的因子合成框架和风控方案形成特定风格的选股模型。当前模型形成“风格+阿尔法”双驱动结构,风格收益贡献约10%,阿尔法收益5%-6%。
该体系最初是为应对股票中性策略中的基差成本而设立,现在是独立的一套策略。策略主要思想是对贴水做定价后统计回归,包含跨期套利和期现套利,交易IM、IC、IF、IH的跨期配对。主要做贴水反转和期限结构回归,也包括少量跨期动量信号。不同类型的信号来源于不同市场环境,整体而言:
高波动市场反转信号较强,持仓周期较短,收益丰厚而平滑;低波动市场信号较少且回归较慢,易形成动量趋势。例如,2024年2月中旬以来,由于雪球对冲盘的持续抛售,贴水持续走扩,呈现明显动量效应。
长期来看,全球宏观环境的恶化会提高重大事件冲击的频率,带来高于历史平均的套利机会。
2.策略分类
(1)高波-宏观择时增强策略
策略逻辑:通过beta和风格的双重择时,控制总回撤的同时获取合理收益。beta择时主要依据全市场整体的业绩增速,估值水平,波动率,流动性等指标;风格择时主要依据当下宏观环境对上述各大类风格的影响。
策略实盘上线一年多以来,收益接近30%,最大回撤11%,体验远好于同期宽基指数表现(中证500指数约6%收益/21%回撤)。
(2)中波-多策略市场中性
策略逻辑:以股票中性为策略主体,叠加多种尾部负相关的子策略以降低极端环境下的回撤并增厚收益。
早期采用80%股票+20%期货对冲的经典中性策略,但面临收益衰减与波动放大的问题。为应对收益衰减,量化行业普遍放大风格敞口,导致小票暴跌等极端风格切换时波动加剧;此外,宏观环境不稳定,增加仓位管理的难度;期货与证券系统割裂,易引发强平风险;
2023年对策略进行升级优化,调整为60%股票+期货对冲+期现套利+跨期套利。核心逻辑:降低股票端比例至60%,预留空间应对极端反转,避免期货强平风险;股指跨期套利用于基差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能应对极端环境;期现套利用于止盈贴水,并在可能出现负超额+贴水收敛双杀风险时提前降仓。
2023年以来,仅出现一次2%以上回撤(924行情3.5%回撤)。
(3)低波-股指套利策略
策略逻辑:捕捉贴水定价偏差,具备危机阿尔法属性(市场高波动时机会更显著)。
交易窗口:年均有效交易时间约6个月(分2-3段,非连续)。
通过本次交流,时间序列在市场风格研究、策略迭代、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思考。
好投汇将持续举办"走进管理人"系列线下活动,搭建投资者与优秀管理人的深度交流平台,真正理解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
(全文完)
管理人对接/策略交流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