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通胀数据的两个“异常”——11月通胀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682024-12-10 14:20

作者:一瑜中的

题图:一瑜中的 微信公众号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付春生(18482259975)

核心观点
11月份,CPI同比0.2%,预期0.5%,前值0.3%;CPI环比-0.6%,前值-0.3%;核心CPI同比0.3%,前值0.2%;核心CPI环比-0.1%,前值0%;PPI同比-2.5%,预期-2.7%,前值-2.9%;PPI环比0.1%,前值-0.1%。

报告摘要

11月通胀数据有两个“异常”值得关注:一是,继上月PPI环比明显低于预期之后(《为何PPI明显低于预期?》),本月环比又超预期。二是,CPI和PPI中的耐用品价格改善,主要是汽车、通信工具价格。

为何PPI环比超预期?

数据情况:PPI环比-0.1%,市场预期0.1%。2016年以来,出厂价格低于50%并且购进价格低于50%的月份,当月PPI环比大于0的只有本月。

可能的原因:第一,10月国内大宗品涨幅较大,部分滞后体现在11月PPI环比数据中。高频原材料价格向PPI相关行业价格的传导需要时间,企业的实际交易价格的变化相对会更慢。以建材为例,11月钢材高频价格下跌,但PPI黑色金属冶炼价格为正;水泥、玻璃高频价格涨幅明显弱于上月,但PPI非金属建材价格涨幅高于上月。实际上从2016年以来,大概1/5的月份,螺纹钢价与PPI黑色冶炼加工行业、水泥与PPI非金属建材行业,在月度涨跌方向上背离。第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价格明显改善。PPI计算机电子价格环比0.2%,PPI汽车制造价格上涨0.1%,两者对PPI环比的拉动约0.02个百分点,上个月是拖累0.16个百分点,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对PPI环比有正向拉动。

耐用品价格为何改善?

数据情况:除PPI中的计算机电子和汽车制造价格环比由跌转涨之外,CPI中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价格环比明显改善,CPI交通工具上涨0.1%,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1%,2022-23年同期均值为-0.25%。CPI通信工具上涨1.1%,上月为0.4%,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1%,2022-23年同期均值为-1.85%。

对于耐用品价格的改善,原因可能并不清晰:

第一,不太可能是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影响。企业在促销时可能存在先涨价再打折的现象,但这并不会导致CPI上涨,因为当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的时候,CPI采集的是消费者的实际成交价格。也是因为这个因素,政府的补贴会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的下降,应该体现为CPI下降而不是上涨。有两个证据辅证:1)在上个月数据的统计局解读中也提到,政策支持下的企业促销导致家电、汽车、智能消费设备、计算机等价格下跌。2)本月CPI家用器具跌幅扩大,并未改善。

第二,新品上市对价格可能有带动作用。统计局解读本月“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上涨0.2%”。这一因素可能并不牢固,因为新品上市不单是11月才有,一般而言,9月、10月和12月才是新品发布的高峰,因为临近节假日以及这些月份车展较多。

综合来看,11月耐用品价格改善,要么是新品上市或其他未知因素导致的月度扰动,要么是居民预期改善,耐用品消费开始出现企稳或好转的信号。后者才有意义,但目前尚无法判断,需密切观察后续消费增速和价格变化。

11月CPI数据:CPI环比跌幅超季节性,PPI环比由跌转涨

CPI环比-0.6%,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2020-23年同期均值为-0.2%,明显弱于季节性。从具体分项环比来看,食品:受气温偏高、生猪年末供给放量等影响,农畜渔产品价格普跌,食品价格下跌2.7%,大幅低于季节性,是拖累CPI环比的主要因素。核心CPI:1)房租环比-0.1%,偏弱,低于季节性,或仍受到一、二线城市租房市场供需调整以及房价处于低位的持续影响。2)耐用品价格分化,汽车和通信工具价格上涨,家用器具价格下跌。3)非耐用品,服装价格季节性上涨0.6%,酒类价格下跌0.3%,弱于季节性。4)核心服务,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相关服务价格下跌;估算餐饮价格上涨0.2%,好于过去两年,今年以来的累计环比依然为负,2016年至2023年均为正。

PPI环比上涨0.1%,从行业链条来看: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下降。二是,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三是,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四是,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价格上涨;煤炭保供力度加大,电厂备煤较为充足,价格下跌。五是,装备制造业价格分化,光伏、新能源车、锂离子电池价格下跌,计算机电子、汽车价格上涨。六是,9个公布连续数据的消费品制造行业中,五个持平,四个下跌。

11月涨价扩散情况

CPI:以21个CPI二级项目作为观察对象,环比涨价比例持平于29%,处于2016年以来的7.5%分位,仍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分位。

PPI:有可比数据的30个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个数从9个升至11个,涨价比例从30%升至37%,处于2013年8月有数据以来的42.2%分位。

50个生产资料价格: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环比涨价比例从56%降至36%,2014年以来的历史分位从65.4%降至31.1%,除化工品外,其余领域的涨价比例均有所回落,黑色金属、油气和煤炭回落幅度最大。

风险提示:通胀数据公布不全导致分析存在偏误;宏观政策力度超预期。

报告目录

图片

报告正文

一、11月通胀数据的两个谜题

11月通胀数据有两个“异常”值得关注:一是,继上月PPI环比明显低于预期之后(《为何PPI明显低于预期?》),本月环比又超预期。二是,CPI和PPI中的耐用品价格改善,主要是汽车、通信工具价格。

(一)PPI环比为何超预期?

数据情况:PPI环比-0.1%,市场预期0.1%。2016年以来,出厂价格低于50%并且购进价格低于50%的月份,当月PPI环比大于0的只有本月。

可能的原因:

第一,10月国内大宗品涨幅较大,部分滞后体现在11月PPI环比数据中。高频原材料价格向PPI相关行业价格的传导需要时间,企业的实际交易价格的变化相对会更慢。以建材为例,11月钢材高频价格下跌,但PPI黑色金属冶炼价格为正;水泥、玻璃高频价格涨幅明显弱于上月,但PPI非金属建材价格涨幅高于上月。实际上从2016年以来,大概1/5的月份,螺纹钢价与PPI黑色冶炼加工行业、水泥与PPI非金属建材行业,在月度涨跌方向上背离。

第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价格明显改善。PPI计算机电子价格环比0.2%,PPI汽车制造价格上涨0.1%,两者对PPI环比的拉动约0.02个百分点,上个月是拖累0.16个百分点,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对PPI环比有正向拉动。

图片

(二)耐用品价格为何改善?

数据情况:除PPI中的计算机电子和汽车制造价格环比由跌转涨之外,CPI中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价格环比明显改善,CPI交通工具上涨0.1%,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1%,2022-23年同期均值为-0.25%。CPI通信工具上涨1.1%,上月为0.4%,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1%,2022-23年同期均值为-1.85%。

对于耐用品价格的改善,原因可能并不清晰:

第一,不太可能是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影响。企业在促销时可能存在先涨价再打折的现象,但这并不会导致CPI上涨,因为当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的时候,CPI采集的是消费者的实际成交价格。也是因为这个因素,政府的补贴会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的下降,应该体现为CPI下降而不是上涨。有两个证据辅证:1)在上个月数据的统计局解读中也提到,政策支持下的企业促销导致家电、汽车、智能消费设备、计算机等价格下跌。2)本月CPI家用器具跌幅扩大,并未改善。

第二,新品上市对价格可能有带动作用。统计局解读认为,本月“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上涨0.2%”。我们认为这一因素可能并不牢固,因为新品上市不单是11月才有,一般而言,9月、10月和12月才是新品发布的高峰,因为临近节假日以及这些月份车展较多。此外,如果只是因为新品上市带来价格上涨,那么可能不太能持续,对后续判断并无意义,只是一个月度扰动因素。

综合来看,11月耐用品价格的改善,要么是新品上市或者其他未知因素导致的月度扰动,要么是居民预期改善,耐用品消费开始出现企稳或好转的信号。后者才有意义,但目前数据太短,尚无法判断,需密切观察后续消费增速和价格变化。

图片

二、11月份通胀数据述评

(一)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环比降幅扩大

CPI同比从0.3%回落至0.2%,主因为食品价格同比继续下行。从大类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从2.9%降至1%,能源价格同比从-5.1%收窄至-3.8%,核心CPI同比从0.2%升至0.3%。核心CPI中,核心商品同比持平于-0.2%,其中,“通信工具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上涨0.7%;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5.5%,降幅有所收窄”;租赁房房租同比持平于-0.3%;不含房租的核心服务价格同比大约持平于1%。(不含房租的核心服务价格为华创宏观估算,非官方公布值)

在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因素为0.1%,新涨价因素约为0.1%。

图片

CPI环比-0.6%,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2020-23年同期均值为-0.2%。CPI环比明显弱于季节性,主要受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跌影响。核心CPI环比-0.1%,2015-19年同期均值为0%,2020-23年同期均值为-0.2%。在前期低基数的影响下,核心CPI环比好于202-23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

食品层面,受气温偏高因素、生猪年末供给放量等影响,农畜渔产品价格普跌,食品价格下跌2.7%,大幅低于季节性,降幅超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是拖累CPI环比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局解读,“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食品中鲜活食品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其中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

能源层面,国际油价震荡,成品油价基本持平上月,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为0%。

核心CPI层面,1)房租环比-0.1%,2015-19年同期平均为-0.04%,2020-21年同期平均为-0.2%,2022-23年同期平均为-0.15%,或仍受到一、二线城市租房市场供需调整以及房价处于低位的持续影响。2)耐用品价格分化,部分车型新款上市,汽车价格上涨0.1%,今年3月以来首次上涨;家用器具价格下跌-0.9%,通讯工具上涨1.1%。3)非耐用品中,冬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6%;酒类价格下跌0.3%,弱于季节性;中药价格环比持平。4)核心服务中,据统计局解读,“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8.6%、7.3%和5.6%”;估算餐饮价格上涨0.2%,好于过去两年,今年以来的累计环比依然为负,2016年至2023年均为正。

图片

(二)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跌转涨

10月大宗品价格上涨部分在本月滞后体现,叠加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PPI环比上涨0.1%,上月下降0.1%;环比转正叠加低基数影响,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同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降幅从3.3%收窄至2.9%,生活资料价格降幅从1.6%收窄至1.4%。从制造业各环节来看,上游行业价格下跌3.1%,上个月下跌4%;中游行业价格下跌2.3%,上个月下跌2.5%;下游行业价格下跌2.6%,上个月下跌2.7%。

环比来看,行业价格的变动主要有六条线索:

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下降。油气开采(-0.4%,前值-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0.3%,前值-0.9%)、化纤制造(-0.8%,前值-0.4%)价格下跌。

二是,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有色金属采选(1.4%,前值0.9%)、有色金属冶炼加工(1.2%,前值2.1%)价格上涨,其中铝冶炼价格上涨5.6%。

三是,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黑色金属采选(0.3%,前值0.3%)、黑色金属冶炼加工(0.2%,前值3.4%)、非金属矿物(1.2%,前值0.4%)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6.2%,玻璃制造价格上涨1.8%。

四是,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价格上涨;煤炭保供力度加大,电厂备煤较为充足,价格下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0.4%。

五是,装备制造业价格分化,光伏、新能源车、锂离子电池价格下跌,计算机电子价格上涨。据统计局解读,“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2.0%,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8%,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6%,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4%。”

六是,9个公布连续数据的消费品制造行业中,五个持平,四个下跌。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木材加工和相关制品、印刷业价格下跌,其余行业价格持平。

图片三、11月份涨价扩散情况

(一)CPI环比涨价范围仍处于历史同期最低

相比上月,10月份CPI项目环比涨价的比例回升。以21个CPI二级项目作为观察对象,环比来看,涨价比例持平于29%,处于2016年以来的7.5%分位,仍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分位。同比来看,涨价比例从47.6%升至57.1%,处于2016年以来的15%分位。

图片

(二)PPI环比涨价范围继续扩大

相比上月,11月份PPI行业的环比涨价范围继续扩大,有可比数据的30个行业中,价格上涨的行业个数从9个升至11个,涨价比例从30%升至37%,处于2013年8月有数据以来的42.2%分位。同比来看,本月细项数据尚未全部更新,39个行业中,9月涨价比例从30.8%降至28.2%,处于2011年以来的10.9%分位。

图片

(三)生产资料环比涨价范围明显收窄

11月,50个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的环比涨价比例明显回落。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环比来看,涨价比例从56%降至36%,2014年以来的历史分位从65.4%降至31.1%,除化工品外,其余领域的涨价比例均有所回落,黑色金属、油气和煤炭回落幅度最大。同比来看,涨价比例从28%升至34%,2015年以来的历史分位从34.9%升至41.6%。

图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2月1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本月通胀数据的两个“异常”——11月通胀数据点评》。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若有其他不妥之处的可与小编联系。

免责声明:
您在阅读本内容或附件时,即表明您已事先接受以下“免责声明”之所载条款:
1、本文内容源于作者对于所获取数据的研究分析,本网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本网站概不承担;阅读与私募基金相关内容前,请确认您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
2、文件中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3、对于本文以及文件中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以及文件发送对象仅限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请勿对该材料复制或传播。侵删!
4、所有阅读并从本文相关链接中下载文件的行为,均视为当事人无异议接受上述免责条款,并主动放弃所有与本文和文件中所有相关人员的一切追诉权。

0
好投汇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好投汇」,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好投汇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推荐阅读

0
0

评论

你来谈谈?
发表

联系我们

邮箱 :help@haotouxt.com
电话 :0592-5588692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航空商务广场7号楼10F
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好投汇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8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