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论:选产品的核心
1、选基金就是选管理人,选产品,以及选产品;
2、产品的管理人要正(道德、价值文化),要稳(经验、组织架构);
3、产品的策略要久(bug漏洞少,持续有效性长),要准(适合当前的行情环境);
4、产品的参与时机要具备天时(匹配周期环境),地利(有安全边际),人和(匹配风险偏好与流动组合管理);
01 三维·对比架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烦恼的可能就是基金产品的筛选,上万只基金产品,追高可能被套,追星可能被骗,追风口可能站岗,追网红可能踩雷,市场上也没有一套易于理解实用的基金筛选方法供大众参考。
我们基于过往配置的经验出发,分享一个相对简单实用,用于筛选基金产品的“三维·对比框”供大家交流参考,不过前提是,已有若干跟踪的基金池,如果还没有,需要先建议合适自身风险偏好的基金池,但本文不作这方面内容的探讨。
02 三维·对比筛选法
【一、定义】
选基金其实是选天时,选地利,选人和,横向要看当前的适配度,安全度,以及稳定度,纵向要看基金管理人,交易策略,基金产品的具体情况,然后再进行机会成本的对比,从而决策出相对最优的配置组合方案。
(一)对于基金管理人
1、一要考虑其市场热度,短期太热(规模上涨得过快)要规避,要选择其最有管理经验,最有核心优势的领域去合作。
2、二要考虑其公司发展的稳定性与潜力,如果股东实力太弱,有可能会有道德以及人性过于激进的风险,有可能会有核心人才不稳的风险。
3、三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周期(0-1,1-10,10-100不同的阶段),也要关注投研团队的磨合配合成熟度,防范主动能动性,或知行合一方面的风险。
4、要看是否在同行同类中有理念或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相关性较低,有自身的稀缺性特色。
管理规模靠前的公募基金
来源:火富牛
(二)对于交易策略
1、一要考虑产品策略与当前市场环境的匹配性,并要考虑在投资期内是否会受政策干预影响的可能性。
2、二要考虑交易策略本身的有效性,持续性,稳定性,是否会在投资期内出现较大的不确定变化。
3、三要考虑交易策略从开发至实盘运行期的考验稳定性,策略迭代与参数调整的成熟度,了解策略优缺点,以及潜在的盲点。
4、四要考虑在同类策略上,长期以来的胜率、盈亏比,夏普、卡玛比等共性评判标准的综合表现。
20180101-20220701 私募策略
来源:火富牛
(三)对于基金产品
1、要考虑产品本身业绩的赔率(同类相比是否有优势),管理人的跟投比例(管理人自己看不看好),是否够性价比(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
2、要考虑产品本身历史过往的最大回撤与最长回撤,是否可承受极端性的风险。
3、要考虑产品当前管理规模的合适度与风控的历史演化,是否合理。(出现高净值,高规模下高仓位,高投机,风控弱,低净值,低规模下低仓位,风控严)
4、要考虑产品要素本身的商务条款与沟通效率,是否有优势(低成本,高流动性,强反馈性)
部分股票多头产品的表现
来源:火富牛
【二、应用案例】
以当前为例,宏观经济开启逐步复苏,物价开始回落,企业盈利逐步回升,股票资产优于大宗商品与债券,故短期优先选择偏股票资产的基金产品,其可配置选择的策略包括主观多头,量化选股,指数增强等。
然后再确定基金管理人,
是选公募的股票型基金?
还是私募的主观多头基金?
或是做股票量化的基金管理人?
是选明星型基金管理人?
还是潜力型基金管理人?
是选主流量化的基金管理人?
还是选另类量化的基金管理人?
是选价值型的基金管理人?
还是成长型的基金管理人?
哪些太热的要排除?
哪些同质化没特色要排除?
哪些不匹配行情的要排除?
哪些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要排除?
哪些离安全边际太远的要排除?
哪些公司与策略不够稳定要排除?
哪些商务条款不具性价比要排除?
哪些..................................要排除?
根据上图的这个标准去对比跟踪的基金池,应可避免大部分的基金决策错误,可更理性地来思考基金筛选的时机、标准与重点。
作为客观的第三方,我们觉得每家基金管理人都比较优秀,只是有的持续性长些,有的持续性短些,核心在于何时拥抱这些“明星”与“寿星”。
故此,我们为避嫌与合规,并不会推荐具体的子基金产品,所以这里就不作相应基金筛选的详细应用案例介绍,可参考我们之前的一些原创内容来结合参考,欢迎与我们联系交流,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识,风险,方法等心得体会与经验。
量策基金组合配置1.0投资指南手册
公募2022一季报重点(一)若干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大集合
公募2022一季报重点(四)主流成长赛道基金经理的偏好
【三、模型使用边界的局限性】
1、最好同策略跟同策略对比,不过跨策略对比;
2、基金管理人规模大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核心领导班子的德才与性格。
德不够,失人才,做不长。
才不够,拼不过,没超额。
性格偏激,风险偏好过高,
易盲目自信,增杠杆风险。
3、对政策要重视,对政策要干预,会产生影响的要及时规避,比如政策之前不喜欢股指的高频策略来“割散户”,就限制股指交易手续费与持仓量,未来如果不喜欢股票的高频量化,也可能会更改交易规则。
政策的变化,对策略,对管理人,对产品的发展影响很难预估,有时可能会利好,有些可能也会利空,比如2021年对商品价格的政策干预,使得中长周期量化CTA趋势策略立马反转大亏。
4、小资金看策略与产品,大资金要看管理人,小资金进出灵活,且对管理人管理能力要求不高,而大资金要看管理人是稳得住,是否有过硬的管理技术或经验。
5、管理人配置时机参考:
一线管理人滑铁卢,
二线管理人回撤,
三线管理人短期稳步回升。
6、交易策略配置时机参考:
详情可见【应如何选择好基金】
7、其他更多,欢迎与我们交流
(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策组合配置学”,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